
紫檀知識不是一朝一夕能明白和掌握的事,檀海無涯,學無止境.每個人踏往紫檀的路都是在積累.滿腹紫檀經倫,何樂而不為呢?
八大關鍵讓你不再“吃藥”?。?!
《一》玩小葉紫檀,基礎知識必須得懂!
我們在各個途徑了解小葉紫檀的時候,往往會聽到很多名詞,例如有人會講這串是滿天星的,也有的會說,我這串不錯,滿牛毛紋的,品質不錯,如果您把滿天星理解成滿金星,那就錯了,實際上人家指的是滿牛毛紋,實際上這樣就會讓一些不太懂紫檀的朋友誤以為牛毛紋多的品質好。而牛毛紋實際上是小葉紫檀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因為紫檀樹木輸送養料的導管密集且扭曲形似牛毛而得名。因為珠子是圓形的,我們打孔都是順著導管的方向,如果我們把珠子空當作軸的話,那么在赤道附近這個范圍,導管就表現為牛毛紋,越是接近打孔的地方導管就表現為棕眼,并非所有的紫檀都可以看見牛毛紋,如果小葉紫檀是生長環境海拔較高,土地貧瘠,降水少,因此紫檀的生長非常緩慢導管非常細小,牛毛紋就不明顯,有的甚至基本看不到了,棕眼和牛毛紋比較細小,或者幾乎不可見這樣的紫檀密度相對較高,品質也更好,而那些牛毛紋和棕眼比較粗大的手串,密度一般都比較低,品質相對不好。我們來看下什么是金星,金星就是小葉紫檀在生長過程中,木材導管里的樹膠堵塞,然后經過長時間的氧華,就形成了金星,這個過程可以理解為紫檀得了腦血栓,是小葉紫檀是一種病,其表現就是在紫檀的導管里面有金黃色的斑點,氧化的時間越長,金星就越有金屬質感,就好像天上的星星一樣耀眼奪目,所以為成為 金星。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不要把金星和棕眼混淆,有一些朋友珠子買回家之后,盤著盤著發現金星都不見了,其中有一種原因就是把金星和棕眼混淆了,我們知道,珠子在制作的時候會經過打磨和拋光,這樣就會有一些黃色的木粉填充在珠子的棕眼和牛毛紋里面,這樣看起來非常像金星。還有一種金星脫落的情況,就是紫檀木材本身的密度較低,棕眼比較大,這樣的木材帶的金星也會比較大,并且不結實,因此這樣的金星,我們管他叫粗星,粗星在盤玩的時候就會相對容易脫落。另需注意金星是樹木導管中的“填充物”,所以再結實也經不起大力盤玩。
《二》還為紫檀不知真假而發愁嗎?認真讀完
目前市場中有很多與紫檀掛邊的木材,例如大葉紫檀、小大葉紫檀、非洲小葉紫檀等,但真正的紫檀只有一種,學名檀香紫檀,俗稱“小葉紫檀”。面對現在市場中混亂的名詞與相近的木材,讓很多朋友都很頭大,那么我們該怎樣來分辨紫檀呢?
今天這里就為大家總結幾種紫檀(印度小葉紫檀)的簡單鑒定方法,重溫一遍,供大家參考。
一、測密度。
紫檀比重大于水,氣干密度為 1.05-1.26g/cm3。 所以,一般來說,正宗的小葉紫檀手串是沉水的。 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但除紫檀之外還有很多木頭都可沉水,所以不能作為絕對的鑒別方法。 而且現在有一種小葉紫檀的平原料,即為人工引種林。我國的海南、廣東等地,均有人工引種,心材顏色紫黃,其氣干密度未達到1.0g/cm3,所以不沉水。從樹種上來說,它雖然也屬于小葉紫檀,但是質地遠不如山地原生林的密度大。目前市場上這種料也不少,不能說賣家作假,畢竟仍算是小葉紫檀。
二、測劃痕。
取一木片或將木珠在白紙上劃,若是檀香紫檀則有桔黃色的劃痕(未包漿前)。
三、熒光法。
取木屑或木塊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十二小時以上可以看見水的最上層有藍色機油一般的熒光現象(水的最上層和玻璃杯壁附近最明顯),時間越長越明顯。
這是一種破壞性的鑒別方式,浸泡完的珠子,損傷很大,所以不建議采用。這種方法主要用于排除盧氏黑黃檀(就是所謂的“大葉紫檀”)等其他酸枝木和非紫檀屬木材。
四、酒精法。
將紫檀木塊放入裝有酒精的容器中,會有紅色紫檀素呈煙霧狀從紫檀木中滲出。依然是一種破壞性的鑒別方式。
但是以上四種鑒定方法其實并不能準確區分出血檀和小葉紫檀。
為什么? 因為血檀中密度較好的一批,能沉水、有熒光反應、白紙劃線為深紅色。而且這個實驗對于大部分玩家也不現實,誰舍得好好的一串珠子,拿去做這樣的實驗?做完實驗珠子就毀了。 是不是瞬間懵逼了? 別急,我們還有別的方法,繼續——
五、年輪法。 橫切面上看生長輪,如果是紫檀則生長輪不明顯。
松樹、榆樹、柳樹這些都是一年長很多長很快的樹,所以年輪是清晰可見的。 但小葉紫檀生長極其緩慢,木質極其細密。年輪就像千層餅一樣,層數特別多,特別細,像紙一樣,比紙還薄。所以300年才長碗口那么粗,600年也就是一個二大碗那么粗,這就是大料了。所以小葉紫檀的生長輪非常細密不明顯,明顯的肯定不對。
六、觀色法。
若是紫檀則新剖面為桔紅色,久則為紫紅至深紫,隨著氧化時間的不同顏色會有變化。也可以在新制作不久的紫檀上貼不透明膠布一塊,一周后將膠布撕掉,被膠布遮蓋的位置會與周邊顏色明顯不同。
七、看紋理。
若是紫檀則紋理交錯,有的局部卷曲(牛毛紋)。
八、看棕眼油性。
小葉紫檀生長周期極其長,動輒五六百年,才長成那么一小根,所以木質細密,導管就小,所以導管的橫切面即棕眼,就小。大就不對了,沒有也不對,小棕眼的“小”才是特征。
油性好的小葉紫檀,就容易盤出好包漿。油性會順著木質的導管,從棕眼滲出來。油性好的新珠子,放上一晚,或幾天,再拿出來,一上手,就會有阻滯感。油性,是通過手感體現的。也能通過色澤體現出來。
九、聞味道。
這招對于有些經驗的玩家最快捷準確,因為血檀和紫檀的味道區別很明顯!這點可能對沒有接觸過的朋友來說有點困難,但這個方法很管用。 小葉紫檀不是香料,所以幾乎沒有味道。不會有香氣,更不會有酸氣。非要說味道的話,它是木頭的清香味道,加工打磨的時候比較明顯,成品氧化之后也會變得明顯些。 大家可以拿根鐵絲燒熱,把珠子穿進鐵絲聞,味道就比較明顯,味道很濃很沖鼻的肯定不是小葉紫檀,如果有酸氣,要么是別的木質,要么就是染料染色后留下來的化學氣味。血檀味道比小葉紫檀大,有種偏藥的味道。
十、側面驗證法。
好馬配好鞍,好料配好工。 一條幾十塊錢的珠子讓一個好師傅去做,人工費都不夠,一塊好料子廠家也不會隨便對待,因為能不能賣上價,做工是非常重要的。普通木材加工多為機器生產,小葉紫檀做工除邊角料、印度珠外,都是全人工車制打磨的。 大家收到珠子后可以檢查一下珠子是否是正圓小孔,珠子表面有沒有裂痕,是否同料順紋,葫蘆、弟子珠是否同料,表面打磨精不精細。這些不但能從一個方面驗證是不是小葉紫檀,也能考究這串珠子的質量。
若能通過以上幾步的檢驗,就可確定這種木材是紫檀,若有其中任何一步明顯不符合則可初步判定不是紫檀。為什么 這樣說呢?因為要是紫檀在非人為或特殊情況下,就必定符合以上種種檢驗的。 以上方法久經實踐驗證,適用于任何情況,無論待識別的木材是老料、新料,是老家具、新家具,還是經過作偽作舊處理的木材或家具,都可以準確識別,基本可以應對目前所有的作偽作舊手法,如果是采用色素作偽,則須除去被浸泡的表面后鑒別。 對于一些初接觸紫檀的朋友,建議先不要去研究紫檀料質的好壞,先學會分辨是否真正的紫檀就可以了?;竟σ欢ㄒ仍鷮?,不然很容易買錯。
《三》撩起“金星”神秘的面紗
金星受到無數朋友的喜愛和追捧,許多人對金星充滿了好奇心,一些朋友試圖對金星的成因進行解釋,但基本還處于猜測的層面。小陳不揣淺陋,嘗試對與金星有關的若干方面做些解釋,歡迎各位朋友參與討論。
關于金星的成分和成因有太多的觀點和說法。 比較流行的基本有兩種
1)“金星”是沉積在樹木管孔中的礦物質,紫檀若是生長的地方地下水富含礦物質,那么它在生長的過程中將水中的礦物質沉積在體內,就有了絲絲金星。
2)“金星”是木質本身腐爛的結果,這種金星是紫檀本身腐爛物質和樹脂的結合物。
第一種的說法流行最廣,影響了無數人對金星的認知。第二種的說法顯然連闊葉材的導管中只含樹膠不含樹脂都沒搞清,其他就不用多說了
"金星"是侵填體在闊葉材導管中的具體表現形式。所謂“礦物質沉積”說只是一種無由的“猜想”?!案癄€物質和樹脂結合物”的說法更屬臆說。
分析如下:【基礎知識】關鍵詞:金星 導管 侵填體 樹膠 礦物金 星:金星是侵填體在闊葉材導管中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星體具體為無定形狀,有光澤。顏色計有:白星,金星,紅星,銀星等數種。
分布形式為:。。。膠、星、膠、星、膠。。。。
導 管:又叫管孔,其順紋剖面俗稱棕線,橫切面俗稱棕眼。是由一連串軸向細胞形成的無一定長度的管狀物,是闊葉材的軸向輸導組織, “金星”就存身于這個導管里。侵填體:一些闊葉材的導管中常出現的一種泡沫狀的填充物,又稱填充體樹 膠:一些闊葉材的導管內存在有樹膠,它們來自射線細胞和軸向薄壁細胞。我們看到的多是固結后的樹膠,一般呈現不定型的褐色或紅褐色的膠塊。 特別提請注意:闊葉材中只有樹膠,并無樹脂。(針葉材有樹脂物樹膠)礦物質:礦物質又叫無機鹽,有可溶,微溶和難溶三種??扇懿糠值脑S多礦物質是植物生長必需養分注意:礦物質不是礦物。二者不要相混
【金星為礦物質沉積的否定】 植物吸收養分主要發生在根毛區,由于植物體內外液體的成分和濃度的原因產生了滲透壓,故可以通過滲透壓吸收養分。根部的細胞膜是半透膜,可以透過水和極微細顆粒,植物吸收水和養分(各種礦物質)后,通過蒸騰作用由內部的管道輸送到各個部分礦物質又叫無機鹽,多種礦物質是植物生長的必要成分。礦物質中存在可溶、微溶和難溶三種狀態??扇艿V物質溶于水,隨著水分進入植物體內后以離子態參與生化代謝過程。不排除極微細難溶礦物質或礦物顆粒隨水進入植物體的可能。但它們進入植物體內后不能參與代謝活動。 國內在用林學專業教科書《木材學》里,(闊葉樹材的顯微構造)一節中關于管孔的內含物明確講到:“導管的內含物中主要有侵填體和樹膠兩種”。因此可以斷定:極微細難溶礦物質或礦物顆粒在導管中屬于“微量”的不定型沉積物。 重力作用下,這些微量的“沉積物”只能堆積在導管下部(離地面近的這端)這個有限的空間內。這與我們看到的金星體沒有任何相同或相近的地方?!窘Y論】金星不是沉積在樹木管孔中的礦物質,更不是腐爛物質和樹脂結合物。
【金星的形狀和質感】通過放大的微觀圖片我們可以看到,藏身樹膠中的物質有兩個特征:1)無色。(顏色是樹膠的顏色)2)形狀和質感皆表明其為膏狀。(微細顆粒物與液體的混合物)
《四》是否還在糾結小葉紫檀的味道?
味道是一個主觀的感覺,用文字是無以名狀的,若想描述,最好是打比方作比較的方式進行闡釋,但因小葉紫檀的獨特性,很難在生活中找到非常相像的的味道。
紫檀是什么味道?
小葉紫檀學名檀香紫檀,很多人一看到名字就跟檀香混淆了,其實兩種木材差別很大,檀香是香料,有香味的,但嚴格來說,紫檀的味道并不是像香料那么明顯,更多的是木材的味道,只不過帶有明顯的木頭味,就像海黃、崖柏、酸枝等材質,都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味道。與其他不同的是,紫檀的味道更討人喜歡,會產生愉悅感。研究天然材質,一般是總結其共有的特性來進行研究。每棵樹木生長過程中不同的環境氣候地理條件不同,其內部特征會有細微不同。味道也是一樣。
是不是只有一種味道?
事實并非如此。很多朋友請回去的紫檀,味道非常淡甚至無味,有的甚至帶酸味,是不是假的?雖然紫檀的味道是區別很多假冒材質的特征之一,但并非所有紫檀都是一樣的味道,紫檀帶木香味是普遍的想象,也有個例,就如東方人不一定全是黃皮膚一樣。同一根料不同部位也會有所差別,個別樹木由于潮濕環境,根部腐爛,會發酸的味道,所以也不該盲目武斷的說紫檀只有一種味道。
為什么會沒味道?
一般水分足的新料(此處新老料的區別是指放置時間),由于放置時間短,木材中的水分未蒸發,這種出來的成品味道會較淡。如果醇化時間長,本身油性足,味道就會更加醇厚,還有在溫度升高時,如夏天、或者冬天戴手腕上,味道略為濃郁,聞著芳香怡人。如果珠子包漿較厚,味道會淡甚至沒有,稍加盤玩味道會出來。
《五》心愛的紫檀開裂了怎么辦?不必驚慌!
如何才能使小葉紫檀不開裂呢?
小葉紫檀雖然名貴,但總歸是屬于木材,開裂是木材的不良性質,是木性使然。已然改變不了。所以小葉紫檀開裂是正?,F象
那么小葉開裂了怎么辦呢?
關于開裂,網上有著很多說法,開裂后密封放置或者繼續正常盤玩等等。歸納總結一下,造成木珠開裂的原因就四個字——冷熱干濕。
首先是濕度:如因為環境驟變,木珠表層水分逸散,而內部水分未逸散時,木材表層就會產生拉伸應力。當表層的拉伸應力超過木材在該含水率垂直紋理的拉伸強度時,就會產生表面開裂。
所以每次客戶購買后,都會要求其收到后,先密封放置一周,以便適應當地環境氣候。冬天時特別注意,室內暖氣會使空氣更加干燥,這種情況下,就建議使用加濕器,或密封保存手串。
再者就是冷熱:紫檀內部密度不均勻,張力各位置不統一,冷熱變化必然導致開裂。
那么,當紫檀出現裂痕后,首先分析下是因為哪點,如因干濕程度,那就可以密封保存一段時間,調節下室內濕度,使用加濕器或者盒子旁放杯水等等方法。
如因冷熱造成風裂,那就可以繼續盤玩,木材都有收縮性,會隨時間推移自動愈合。
容易引起珠子開裂常見的幾種情境,當注意保養?。?!
1、夏日佩戴出門,太陽暴曬,室內外溫差過大,容易開裂。
2、南北地域差異,環境驟變,,容易開裂。
3、手串經常見水,長時間接觸汗漬而不經常用棉布擦拭干凈,紫檀手珠就會通過導孔吸附大量水分,隨著溫度、濕度的變化就容易開裂。
小葉紫檀密度細密,油性豐富,所以木性穩定。相對來說,出現細小裂紋(風裂)的情況很正常,但是出現大裂紋的情況是非常少的,除非對珠子特別不愛惜,暴曬,浸水,空調吹......所以,遇到開裂不必驚慌,平時盤玩注意保養,讓心愛的手串大放異彩!
《六》小葉紫檀是利用什么原理包漿的,你可知否?
因為現在喜歡文玩的這個圈子真是越來越大,以前也發過關于小葉紫檀的挑選和盤玩,但是一直沒有說過關于小葉紫檀的包漿是怎樣一個原理,那今天就來看看關于小葉紫檀是利用什么原理包漿的。
很多朋友們喜歡小葉紫檀其實更是喜歡小葉紫檀包漿之后的樣子,但是很多時候在盤玩的時候沒有注意到某些細節上的問題,使得珠子表面不是盤玩花了就是盤的黑嗚嗚的特別難看,事與愿違的感覺可不好,但是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嗎?
盤玩最多的時候是起到了拋光的作用,我們一般在盤玩的時候會選擇帶上手套,因為盤玩小葉紫檀的時候手上是不能有汗水的,這樣會導致珠子發黑,發污甚至是開裂。
木頭手串跟菩提子是有很大區別的,菩提子是比較喜歡汗水的,因為這樣可以加速菩提子的氧化。
小葉紫檀的包漿是通過自己的油性跟空氣中的氧化形成的,盤玩小葉紫檀的作用就是讓珠子自己發揮更好的油性出來,把玩就是拋光跟升溫的過程,戴手套盤玩的時間長了就讓珠子內部的油脂充分的滲透出來,均勻的掛在珠子外面。
包漿之后最怕的就是拋光,因為這樣是很容易將包漿摩擦沒有的,所以這時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放置,因為這樣做的原因就是讓油脂跟空氣自然接觸形成更好的包漿。
《七》淺談小葉紫檀金星脫落情況
金星小葉紫檀看上去非常好看,價格也很高,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因此市場上也就出現了很多假金星小葉紫檀,自然也出現了很多辨別方法,有一種說法就是認為真正的金星是不會掉的,而假金星則是會掉。另一種是我們經常會看到市場上的一些宣傳就是小葉紫檀金星會越盤越多,金星不會掉。其實這兩種說法并不完全正確。''
一.假金星
假金星有一種是將金屬粉末和膠水混合填入到導管孔中,從而看上去很像金星,由于膠水的粘合力很強,假金星可以說是非常難脫落的,至少在一段時間內不容易脫落。
假金星有一種是在打磨過程中紫檀粉末填入棕眼內,然后打厚厚的汽車蠟或地板蠟,甚至膠磨,來保持“金星”長久,這種在佩戴、把玩一段時間后粉末比較容易掉落顯現出棕眼。
二,真金星
真正的金星是由于礦物質沉積后與樹脂混合凝結在導管中,切開后就能看到一點點一條條的金星、金絲,但是這種真正的金星畢竟只是礦物質和樹脂混合后天然形成的。真正的金星易脫落的情況如下.
1雖然填充在導管孔中,但若是在長期盤玩或者佩戴的時候接觸到汗水,汗液的腐蝕效果就會導致部分甚至全部的金星消失。
2若是戴手套或者用布盤玩,如果布料的纖維太粗、太硬,再加上盤玩力度太大,布料纖維就很容易將金星磨掉,也是會導致金星的脫落。
3如果小葉紫檀金星珠子由于密度不夠,棕眼大,金星也很容易脫落。
真正金星不易脫落的情況如下
1真正的金星只有在保養好的條件下,正常的佩戴或者把玩是不會導致或者不容易掉金星的。
2如果不碰汗,不碰水,不大力盤,手串的料子夠老,樹脂濃度夠高,材質好,油性足,密度大,金星是不容易脫落的,形成包漿后,金星還可以保持持久。
所以,不管是真假金星小葉紫檀,都有容易脫落和不容易脫落的情況,購買小葉紫檀,最重要的還是小葉紫檀的材質本身。
《八》一個簡單方法來教你鑒別金星的真假
首先我們來說說大家常用的鑒別方法:
1用火燒 并不否認有些大神科普的方法確實很好用,不過太多的鑒定真假方法是聞氣味拿火燒。但是大家想過沒。懂的人看一眼就知道料子怎么樣,金星真假,用火燒拿水泡只不過是一個輔助的道路來印證自己的專業知識。但凡能問出血檀跟小葉紫檀怎么區分,或者說金星的真假的朋友都是沒見過血檀甚至沒見過小葉怕入手被騙的。他們不是一些天天泡在木頭里研究性質的人。所以,那些破壞性試驗,包括味道這種虛無縹緲的理論還有什么意義嗎。
2用高倍顯微鏡 這個方法非??扇?,這是在用實踐結果來證明,這是具有物理知識點的結合使用.非常好的鑒別方法.但是,這也僅限于能買的起顯微鏡的友友們,專研木材之人,愛木之人,像一些新人,如果為了買一串金星手串,總不能去買一臺顯微鏡吧.對于經濟有限的友友們,估計為了買一串金星手串而去買臺顯微鏡的話,望紫檀手串拒之于千里之外了.
那還有沒有簡單一點的辦法?
方法很簡單,不需要有什么知識,拿出你的指甲蓋。真金星用指甲輕輕過一下。沒有凹凸感,金星珠子渾然一體的感覺。假金星用指甲蓋一過,會有種劃過棕眼的感覺,珠子表面棕眼是凹進去的,用指甲能試出來。畢竟假金星做的時候就是鑲嵌進棕眼。如果說是為了表面平滑而進行進一步的打磨拋光,會把鑲嵌進去的金星打磨掉。如果不進行打磨這個命題就不可破。這是前提條件.當然,如果現在,技術再更更發達.那有待進一步驗證了.但是你可以先用你的指甲試一試.
不過,想要了解小葉紫檀、掌握鑒別方法等,無他,唯熟練爾。
閱讀 0 ·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
當前文章標簽:轉載請注明出自蜜蠟世家://www.tidewaterk9.com/ 蜜蠟和琥珀專業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