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蜜蠟和琥珀它倆到底是啥關系呢?
它倆一樣嗎?
它倆之間的關系常常讓人混淆,今天整理一些資料,為大家科普一些琥珀和蜜蠟的小知識。
琥珀是4000萬年至6000萬年前的針葉樹木所分泌出來的樹脂,經過地殼的變動而深埋在地下,逐漸演化而成的一種天然樹脂化石。如果按透明度來劃分,可以將琥珀分為:透明琥珀和不透明的琥珀。
琥珀的透明度與琥珀酸含量有關,跟年代無關:4%以下為透明;4—8%為云霧般的半透明;8%以上呈泡沫狀,不透明。
(透明的為琥珀)
蜜蠟不透明的琥珀,顏色似蜜,具有蠟狀的光澤和質感,傳統上習慣稱之為 “蜜蠟”,也就是說蜜蠟是琥珀的一種。樹木脂液化石,為非晶質體,無固定的內部原子結構和外部形狀,斷口常呈貝層狀,折射率介乎1.54至1.55,雙折射不適用。物理學驗定,蜜蠟的比重在1.05至1.10之間,僅比水稍大,為珍貴的裝飾品。
(不透明的為蜜蠟)
琥珀與蜜蠟的區別:
這個認知可以說是錯的了,蜜蠟與琥珀成因很像,但是,各自的價格依據并不一樣,所以不存在誰比誰貴,尤其是精品,基本沒個特定價,顯而易見的就是多米尼加天空藍了,誰敢說他比蜜蠟便宜?
在國內, 人們為了方便區分,按照透明度將琥珀分為兩大類即蜜蠟和琥珀。透明琥珀叫琥珀,半透明和不透明琥珀通常稱為蜜蠟。其實琥珀蜜蠟是一物,因為在國外,它們都叫琥珀。兩者透明度的不同,是因為蜜蠟含有更多的琥珀酸導致的。
看寶石證書。一般現在的貴重寶石都會有寶石證書,清楚標明飾品的材質等注釋。在購買時可向老板索要。一定要找正規的鑒定機構才是保障。
蜜蠟這個名稱是我國歷史形成的,因為清代藏傳佛教的官方支持,作為藏傳佛教七寶之一,蜜蠟被附加了特殊寓意變得身價倍增。明清的琥珀和蜜蠟制作的藝術品和生活用品今天已經具備文物價值,價值是不可用金錢來衡量的。
小提示:
蜜蠟屬于有機化石,應遠離化妝品、也不要在強光下暴曬。
洗澡或洗手時應取下蜜蠟首飾。
1、內部雜質少;
2、透光性好;
3、色澤均勻,油潤度好。
這是基本的三個方面,但是蟲珀、植物珀不適用,蟲珀、植物珀的好壞,取決于內部包裹物的稀有程度,和包裹物的大小,包裹物越稀有,個體越大,這樣的琥珀越為珍貴。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鑒別不能紙上談兵,不是靠以上的幾段文字就能讓你掌握一切,最快速和最實用的方法就是多接觸實物,上手、觀察、掂重,看看真正的天然的琥珀蜜蠟和仿冒材質有什么區別,這比什么都來得快!
轉載請注明出自蜜蠟世家://www.tidewaterk9.com/ 蜜蠟和琥珀專業網站